熊都恒
如何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成为诸多乡镇党委书记的必答题。结合工作实际,将自身浅识概括为“勤学多思保先进,深入一线察民情,创新创业富群众,发展规划要先行,和谐平安是根本,干群鱼水一家亲,组织建设是保障,后发赶超势必行”。浅析如下:
勤学多思保先进。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只有思想先进了,才能确保行动上的先进。出路从何而来,从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鲁迅老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实践证明,路,是靠自己去探索,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去丈量出来的。就西部地区干部群众而言,较为原始的想法和做法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沿海地区是想办多少事,就到银行贷多少钱、想方设法去融资、去招商。他们带头学习,善于学习,少说真干,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就是学习带来的思想认识上的拔高和道德素质上的提高。
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是一句励志语。如果有人骂你,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说的是你不学无术,你该如何回答?是百般狡辩说工作忙,找各种说辞呢?最佳答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别人刮目相看,不仅是对个人的胆识和气魄,还是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均可做到让人刮目相看。如果只是闷头工作而不学习,上级的好政策也落实不好,就会出现“天才的决策者,愚蠢的执行者”。所以,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向会议文件学、向新闻媒介学、向农民群众学,我们只有构筑起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发展的洼地。
深入一线察民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个地方的发展,既要吃透上情,又要摸清下情,谋求干群同心、下上同步,使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只有知家底,察民情,听民意,顺民愿,才能制定帮扶计划和发展规划,各项发展才能既快又好。现行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如此。甲茶镇推行的“一线工作法”和“党政班子成员包村、所有镇村干部包组”的工作责任体系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明确的“三结合”(即“开门办公与上门服务相结合、领导驻村干部包组与部门挂帮相结合、知民度与知名度”相结合)载体更是如此。我们要求干部“上得了讲台、下得了村组,走得近群众、团得拢干部,跑得进省州、争得来项目,吃得透政策、出得来对策,调得了纠纷、稳得住局面,找得准路子、富得了农民。”
创新创业富群众。创新是动力源泉,创业是根本出路。按照省州县委、政府“两加一推”、“一圈两翼”和“扩城镇、强产业、打基地”的发展战略,我们结合镇情实际,突出“经济强镇、城镇靓镇、产业兴镇、生态美镇、文化活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以“124”(即坚定2018年同步小康“一个目标”,主攻旅游文化产业园、万亩刺梨产业园“两个园区”,大力实施“城镇带动、党建夯基、项目拉动、管理创新“四大工程”)为主抓手,谋划抓好全镇中心工作。去冬今春,全镇共完工或在建民生项目45个,完成投资1.56亿元。建成油茶基地15000亩,核桃基地10000亩,刺梨基地5000亩,经济林种植5000亩,蔬菜种植4000亩,烤烟种植2300亩。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惠及千家万户,在家或返乡创业人员创历史新高,涌现出一批“种养家”致富能手,催生了一批订单产业。
发展规划要先行。规划做得好、执行得好,就能产生强大的牵引力,达到统一群众的思想、转变群众的观念、改变群众的传统种养业习惯,形成规模聚集效应,最终实现变各种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目标。我们重新修订和编制
了城镇建设、乡村旅游、农业发展、扶贫工作等规划,实施精准化扶贫,产业化帮扶,力保2014至2015年度分片实现全镇整体脱贫,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的目标,直至同步小康。全镇城镇建设再掀热潮,旅游发展再现“井喷”,旅游文化产业园、万亩刺梨产业园“两个园区”正稳中求特、求变、求快发展。和谐平安是根本。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何来发展。反之,不用发展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矛盾积累只会越来越多,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一发不可收拾。为此,“村规民约”成为我镇各村管理社会事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宪法”。我们牵头和帮助13个村制定了符合本村发展实际,又独具特色的“村规民约”,将产业发展、农村建房、计划生育、矛盾纠纷、毒情整治、公益事业、环境卫生、农村酒席等与广大农村家庭息息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范畴,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后颁布实施,由各村“村级议事委员会”监督执行,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共鸣,获得广泛拥护与支持。同时制发“平安甲茶”创建工作等方案,大力开展平安单位(部门)、平安校园、平安村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组建成立强有力的镇、村两级治安联防队(应急分队),明确各村组安全信息员,开展了实地培训和演练。推行亲情访、精细访、责任访、一线访“四访”工作法。有奖举报成为有力武器,安全生产、禁毒斗争深化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模式有效形成。收回12间门面用作便民服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每周将三个场天定为集中“便民服务日”,印发便民服务卡。干部下村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产业发展快了、群众笑容多了,夜间电话少了、乡镇干部也能睡着觉了。
干群鱼水一家亲。群众最盼的是致富,最想的是服务,抱怨最多的是找不到干部。乡镇干部要始终保持不怕累、不怕苦的本色,勤走村入户,登门了解情况。在指导村民发展产业上,要经常深入村组看看水电路、通讯、产业调整情况,及时掌握解决群众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矛盾纠纷排查时,要做到把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多到偏远农户家中看一看生活情况,问一问生产状况,摸清思想动态,不能让偏远农户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不能让暗藏的矛盾隐患酿成大错。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干部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关键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一定得让群众有话可以给政府讲,有事愿意给干部说,干部要能不厌其烦地听,真心实意地办。如,计划生育、农村子女入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要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把政策说深、说透、说明白,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例子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心窝里,引起群众的共鸣,就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对矛盾问题多的村民组,我们通过与群众拉家常、结穷亲、交朋友、助发展的方式,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最急需的、最迫在眉睫的实实际际的困难和帮助落实好长远的帮扶措施——产业发展,最终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群众还主动把自家钥匙交给镇干部,镇干部可随意进出百姓家门,生动再现了“干群鱼水一家亲”的真实情景,彰显了干群之间最为朴实了“爱民、拥干”情怀。
组织建设是保障。基层不牢,地动山摇。我们通过“干部讲堂”和村级换届,既锻炼了镇村干部的胆识、清醒了头脑、明晰了思路,又将村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对村班子我们始终坚持“五到位”(上级精神传达到位、基层信息反馈到位 、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工作绩效评比到位、奖罚措施兑现到位)工作法,使原先最不稳定的村成为全镇调解矛盾纠纷最得力、开会最积极、产业发展最快、跑上最勤、争项目和资金最多、群众最为“服气”的村。对镇干部,我们坚持做到“三克服、三解决”(克服松劲心理,解决好个别干部不珍惜工作岗位的问题;克服动力不足心理,解决好服务群众质量不高的问题;克服得过且过心理,解决好少数干部办事拖拉,遇事推诿的问题),争做全负荷运动员、全天候办事员、全能型服务员的“三员”好干部。
组织强了,干劲才足;标杆树了,终会载誉归来。2014年,甲茶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勇夺“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演讲比赛第一、全县镇乡篮球男女混合队比赛第一、全县镇乡男子龙舟赛两项第一”的历史性佳绩,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传递了发展的正能量和赶超跨越的好声音。
后发赶超势必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对于后发平塘、后发甲茶来说,要实现赶超的质量和水平,应有解放的思想、良好的制度环境、强有力的政府以及科技、人才的支撑。我们要用活用足省州县领导、部门挂帮资源,依托旅游、地理等优势,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奋力超越,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奋力赶超,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在精准扶贫上奋力赶超,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奋力赶超,更加注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深化农村改革、扩权强镇上奋力赶超。后发赶超,平塘能行,甲茶能行。
(作者单位:甲茶镇党委)